
大唐开国之初博盈配资,皇室宗亲中涌现出许多能征善战的名将,如威震四方的李世民、战功赫赫的李孝恭、智勇双全的李道宗等。这些皇室将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,为大唐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。然而随着政权逐渐稳固,宗室中却鲜有将才出现。直到唐玄宗在位时,一位颇具军事才能的宗室成员横空出世,他西征吐蕃、北伐契丹,其军事才能颇有当年太宗皇帝的风采。这位重振宗室威名的将领究竟是谁呢?
一、将门虎子
这位名将名叫李祎,其祖父正是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。在贞观年间,李恪深得太宗宠爱,唐太宗曾多次称赞:吴王恪英武果敢,最像朕。然而好景不长,高宗即位初期爆发的房遗爱谋反案中,权臣长孙无忌借机陷害李恪,致使这位皇子被迫自尽。李恪的四个儿子也受到牵连,被流放边陲,直到684年才获得赦免。
李恪第三子李琨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历任六州刺史,以贤能著称。圣历年间,岭南少数民族叛乱,李琨临危受命担任招慰使,成功安抚边远地区,政绩斐然。李祎作为李琨长子,自幼胸怀大志,侍奉母亲至孝,对弟弟们更是关爱有加。按照惯例他本应继承吴王爵位,却主动让给弟弟。唐中宗感其德行,特封他为嗣江王。
展开剩余58%二、沙场建功
景云年间,李祎先后在多地担任刺史,远离朝廷权力斗争。玄宗即位后,他继续在地方任职,因政绩突出被改封为信安郡王。凭借出色的治理能力,李祎逐渐获得朝廷重用。727年,在为母守孝期满后,他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。当时吐蕃频繁侵扰边境,河陇地区人心惶惶。玄宗当机立断,任命李祎为朔方军节度使。
李祎到任后迅速稳定军心,随后力排众议,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,率军日夜兼程突袭吐蕃军事重镇石堡城。此战唐军大获全胜,不仅攻克要塞,还缴获大量粮草军械。此后唐军以此为据点,在河陇地区开疆拓土千余里。吐蕃元气大伤,数年不敢来犯,最终遣使求和。
三、功高震主
平定西部边患后,北方契丹又起战事。契丹重臣可突干弑君叛乱,联合奚族投靠突厥。玄宗急调李祎为河东、河北行军副大总管前往平叛。732年的枹白山之战中,唐军初战不利,危急时刻李祎率援军赶到,一举扭转战局,大败契丹、奚族联军,俘虏斩获无数。
战后李祎虽获封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,但其战功却遭朝中权臣刻意压制。因功勋卓著招致宰相集团嫉妒,他们故意隐瞒李祎的真实战功。734年,李祎甚至被贬为衢州刺史,后又调任滑州、怀州。740年,他以太子少师之职致仕,三年后病逝,享年八十余岁。玄宗闻讯后,为之哀痛不已。
注:1.《旧唐书》相关记载;2.《新唐书》人物传记博盈配资
发布于:天津市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